近日,第四届江浙沪机械学院教学院长联席会在南京工业大学开幕。来自江浙沪60多所高校的130多位机械学院教学院长相聚南京,共同探讨“制造强国的人才培养新战略、新方案”。
据不完全统计,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强的制造业“家底”,其中,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60%、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占全国1/3、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38%。汽车、民用航空、高端船舶、机器人等重点产业正发挥系统集成、整机牵引优势,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以上海交大、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为首的一批高校积极融入“科产教合作”,为长三角制造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毕可东教授发言
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毕可东教授分享了“东大方案”。近年来,东大聚焦“三链并驱”的创新能力培育模式,打造领军人才、骨干人才、专业人才“三重进阶”的创新实践支撑平台,为制造强国人才培养提出了“东大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永祥教授发言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加速变革,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技术、产业与模式变革。”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永祥教授说,机械类人才是制造业人才的培养主体,如何引领这种变革是大家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上海交大聚焦“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为学生提供了“先进设计、机电控制、智能制造、智能汽车”等模块选择,在项目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知识技术集成等能力,培养出了一批在国家重大项目中担任重要岗位。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赵建平教授发言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赵建平教授介绍,学院聚焦科产教全方位融合,围绕“绿色、智能、可靠”等特色改造“创新链、产业链、课程链”,推出新时代的创新人才链培养体系,构建校校联合、校企联合、专业与学科协同的协同育人系统。同时聚焦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提出“1-3-6”分层培养体系,科研-产业双向互通,实现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丰收。
联席会议上,众多专家学者还围绕课程思政、产教融合、产学研创、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认证等开展交流,结合科技、人才、创新提出了制造业人才培养的“长三角方案”,为培养制造业拔尖创新人才、助推制造强国战略贡献智慧。
据悉,江浙沪机械学院教学院长联席会由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三地高校机械学院教学院长于2018年发起,至今已举办四届。联席会议聚焦制造强国人才培养、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前沿议题,为江浙沪各高校机械类专业教学院长(主任)提供了交流平台,同时也为推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深化机械类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机械类工程实践创新人才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