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0月6日电 题:自行车机械师李涛:用双手让别人的双脚更有力
新华社记者张逸飞
初见李涛,是在2018京杭大运河自行车赛的3号裁判车上。作为此次比赛的志愿者,李涛负责驾驶这辆裁判车并承担一些后勤保障工作。
瘦高的身材,鼻子上架着一副酷酷的骑行眼镜,身着超薄的骑行外套,即使是外行都能一眼辨认出他是个“玩自行车”的。这也是驾驶裁判车必备的条件——懂行。
风阻是自行车运动员面临的最大敌人。因此车手们在比赛中都希望更多地跟骑而非领骑。跟在其他车手后面骑是最常规的操作,还有一些骑手会在骑行过程中跟在摩托车或者路过的汽车甚至裁判车后面骑,这些恶意尾随机动车的行为在比赛中被视为违规。
“哪些是正常骑行,哪些是恶意尾随,一方面需要裁判员根据经验进行判断,一方面也需要裁判车驾驶员能够给裁判一个更好的位置去观察。同时,由于要对不同的骑行集团来回巡视,裁判车也要小心在转场时被狡猾的运动员们借机跟车。这些没有一定之规,需要随机应变。”李涛说。
和许多玩自行车的人一样,李涛的故事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13岁开始接触自行车运动的他曾代表北京队参加过第八届全运会,退役以后李涛也曾从事过其他工作,但最终还是放不下心中的自行车情结。他辞去工作,加入全国顶尖的自行车俱乐部学习修车调车技术,成为一名自行车机械师。
“调车必须因人而异,甚至同一个人,随着年龄、体重的变化,调车时也要进行调整。车把的角度、把立的高度、脚杆的长度、轮盘的大小,哪一个组件和车手匹配得不适当,都会影响车手的成绩。”谈起调车,李涛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
调车其实很耗心血,全凭经验和眼力,“熟能生巧”永远是技术领域的至理名言。李涛很愿意分享他在调车过程中总结的心得。比如,自行车上的螺丝不是拧得越死越好,对他来说,搭在螺丝刀上的小拇指微麻就是档把上的螺丝拧好了的反馈。“还有给车胎打气不能只看压力表上的数值,要用手捏一捏,再弹一弹听声音。因为不同品牌的轮胎厚度、花纹都不一样,调到最佳还得靠手上的感觉。”李涛说。
目前,李涛在北京开了一家自己的自行车工作室,帮助业余车手和一些省运动队的车手调试自行车。此外,他还在一家骑行俱乐部担任教练,用专业知识帮助更多骑友安全、科学地骑行。
谈到未来,李涛还是离不开自行车。“我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骑行大家庭。用我的双手调出适合骑行者的车,让他们脚下的车成为最得力的伙伴,和我一起享受骑行的乐趣。”他说。